
桑植融媒1月10日讯(记者 林雨响 钟桢)打铁,是自人类进入铁器时代后生产生活的重要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打铁技艺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打铁铺更是难觅踪迹。但在澧源镇老观潭社区,铁匠刘大平依然坚守着这门技艺。
近日,记者来到刘大平的铁匠铺,还未走近便听见一阵叮叮咚咚的打铁声。走进铁匠铺内,只见刘大平一只手用钳子夹紧铁料,另一只手握着一把小锤,刘大平的妻子则双手握紧一把大锤,两人轮流捶打烧红的铁料,配合默契,等到一面捶打定型后,再翻转铁料捶打另一面。
刘大平今年55岁,14岁便开始跟父亲学艺, 41年来,刘大平一直坚持用最好的铁和钢来制造农具,他打造的农具美观耐用,有口皆碑,农业生产类、日常生活类等用具都能制作,因此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定做。而铁匠铺只有刘大平夫妇两人经营,每天至多打出10余把农具,常常供不应求。
“一钢二火三匠人,匠人是关键,匠人要看这个火,恰到好处的时候就开始打。”刘大平一边介绍,一边将选好的铁料放入炉灶,让铁料充分受热、软化。等到铁料软化后,再将烧得通红的铁块夹到铁墩上锻打。
在铁匠铺中,科技与手工技艺相结合,借助打铁机定型后,再用手工调整细节,使得每一件作品都独具匠心。“加工一把斧头的精髓就是钢,必须夹钢,它的质量才能够达标。”刘大平在斧头的刀锋处凿开一条缝,再将精钢嵌入其中,反复捶打压紧后再放回炉灶烧制,随后淬火、开刃……“到我这代已经第四代了,原来农村所有的农具,都要靠我们铁匠一锤一锤打出来,每一锤你都要清楚它的力道,才能把这个铁打成你想要的样子。”刘大平说道。
现在,尽管使用传统农具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刘大平依旧凭借娴熟精湛的手艺远近闻名,这是他最骄傲的事,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心。“在打铁这行里,年纪大的是我们,年轻的也是我们,我也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学。”刘大平表示,希望打铁这行能被更多年轻人看到并喜爱,让打铁技艺传承下去。
(一审:尚柳 二审:杨明 三审:陈桦)
责编:高丽文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桑植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召开
桑植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桑植县召开促进饮料产业发展座谈会
桑植县深圳务工尘肺病人员爱心救助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会议召开
点绿成金
以“迅”应汛!桑植县全力打好防汛主动仗
桑植县召开防汛视频调度会
桑植县召开防汛视频调度会
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打开脑洞,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野生”汉字?#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芙蓉桥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相会!感受桑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是谁,送你来到大桑植 #桑植白茶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乡村振兴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民俗文化
清明祭祀请牢记!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森林防火#全民参与
15分钟×4万学生=?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
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
记河口乡沙洲村支部书记陈仙娥的奉献之路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