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孩提时代最大的乐趣,要算走村串寨看戏。每当吊脚楼前用木板搭起简陋的戏台,唱戏的角色一上台调嗓子,乐队紧锣密鼓一阵敲,我立刻将小板凳搬到台前,和村姑们排排坐,一看就是大半天。从那空空洞洞缺少道具的戏台里,走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七仙女和董永,范七郎和孟姜女。他们也走进了我不成熟的记忆里,朦朦胧胧的,我开始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正义与邪恶、忠直与阴谋,还有我不懂的爱情。
解放了,我跨进了桑植县利福塔完小的大门,学习课程多得要命。戏也看得少了。
有那么一天,一块四方大白布(后来才知叫银幕),平展展地挂在学校的围墙上。上面出现一个神奇迷人的小世界!里面有会哭会笑会讲话的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事,还能听到震耳的枪炮声。看完以后,老师告诉我们:这是黑白有声电影《马特洛索夫》。从此,桑植山乡有了电影。
很自然,吊脚楼戏台前的观众减少了,白银幕下的观众增多了。两个假期放学回家,我常出没在吸引土家族农民的银幕下。如果打听到哪个村哪个寨放电影,不管十里二十里,也不管夏炎冬寒,我总是要赶着去的。
转眼三个春秋,我侥幸考进桑植县初级中学,眼看三位学友弃学赴省学放电影。不久,500个座位的简陋的小电影院在县城诞生了。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又是三年,我在桑植新华书店当了一名职员。
这时桑植县新修了一个可容纳1500个座位、比较美观的电影院。电影越看越觉好看,电影院评优时,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五好观众”。
转眼间,又到了而立之年。成人了,成家了,家务事多如牛毛。大儿笑,小女哭,家编家演的“打闹戏”看都看不完,哪有时间去逛电影院呢!心想,什么时候自己家中有个小“电影院”就好了。
物换星移,那是1970年,我被调到电力公司工作,1982年以后,眼看别家的会客厅里,搬进一台台黑白电视机,坐在家里看小电影,好眼红啊。于是,我节衣缩食,将部分工资积存起来,将近8年,手头攒上2000元钱,人们说黑白电视机不时髦了,现在流行彩电,于是,一咬牙抱回一台彩电,国产,韶峰!
夜里,一杯清茶,一盘花生,一家人往彩色电视机前一坐,听唱歌,看跳舞,其乐融融,其乐陶陶。土家人的吊脚楼里有了生气,有了精神食粮。
(此文刊登于《人民日报》1989年11月10日第五版,并获得国家民委等六部门联合举办新中国成立40周年征文二等奖。)
责编:熊惠
一审:熊惠
二审:杨明
三审:陈桦
来源: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全县各界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
县政府月度例会丨梁高武: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以务实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曹飞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2025年第21次会议
桑植县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5年第8次集中学习举行
桑植县民族团结进步标识LOGO、IP动漫卡通形象和主题歌盛大发布
梁高武主持召开桑植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
桑植县2025年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打开脑洞,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野生”汉字?#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芙蓉桥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相会!感受桑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是谁,送你来到大桑植 #桑植白茶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乡村振兴 #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三月街”等你来#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民俗文化
清明祭祀请牢记!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森林防火#全民参与
15分钟×4万学生=?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
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
记河口乡沙洲村支部书记陈仙娥的奉献之路
下载APP